易建康,个人健康平台

健康资讯

发现了“肠息肉”,要紧吗?

作者:admin  时间: 2016-08-30 15:26    分享到:

随着国家公共卫生对大肠癌筛查工作的深入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经过肠镜检查发现了“肠息肉”!然后,令人困扰的问题来了:“肠息肉”到底是什么“鬼”?要不要紧?会不会华丽地转身“癌变”?……

一、“肠息肉”到底是什么“鬼”?

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突向肠腔内形成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的赘生物。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发生,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常常因为没有特别的不适症状而不容易被发现。

二、“肠息肉”要不要紧?

如同人有好坏之分,肠息肉也是如此。在显微镜下,临床病理专家把肠息肉分为2大类:

1、肿瘤性息肉

也称“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锯齿状腺瘤。这类息肉有可能“癌变”

2、非肿瘤性息肉

包括错构瘤、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三、转变为“大肠癌”的生活危险因素有哪些?

大肠癌是一种“嫌贫爱富”的疾病。如今,人们一些常见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断地“鞭策”着大肠“癌变”!这些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包括:

1、常年高脂肪饮食;

2、久坐、运动缺乏;

3、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4、不按时排便或习惯性便秘;

5、吸烟、嗜酒。

想要远离“大肠癌”,首先就得远离这些危险因素哦!

四、发现“肠息肉”,怎么办?

临床医生对于“肠息肉”是否属于“肿瘤性”的鉴别诊断,需要通过肠镜或外科手术下摘除息肉、由病理医生对息肉做进一步甄别。

因此,肠息肉的处理原则就是:一旦发现,即刻在肠镜下切除,切除方法依其所在部位、有无蒂、大小及恶性潜在性而定。

对于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以及息肉恶变伴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者应做外科切除术。

五、“肠息肉”摘除后,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

由于腺瘤性息肉切除后再生、复发的概率较高,同时多发性息肉容易漏诊,息肉切除后需要密切随访复查。建议如下:

1单发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肠镜一次。

如果复查没有发现肠息肉,以后每3年复查肠镜一次。

2多发性腺瘤切除,或腺瘤大小超过2厘米伴不典型增生,就需要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

如果第一次复查没有发现肠息肉,就改为1年复查一次;如果连续2次复查均没有发现肠息肉,以后就每3年复查肠镜一次。

 


相关推荐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1-2021 上海轶龙应用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沪ICP备06016408号-2